图书在版编目(CIP)数据 怎样管精力,就怎样过一生/(法)奥迪尔·夏布里亚克著;林默 译.--南京: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,2018.8 ISBN 978-7-5594-0872-3 Ⅰ.①怎… Ⅳ.①R161.1-49 Ⅱ.①奥…②林… Ⅲ.①心理保健-普及读物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(2017)第326656号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:10-2018-004 ©Solar,un département de Place des Editeurs,2014 Simplifi ed Chinese edition arranged through Dakai Agency Limited 书  名 怎样管精力,就怎样过一生 作  者 [法]奥迪尔·夏布里亚克 译  者 林默 责任编辑 邹晓燕 黄孝阳 出版发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,邮编:210009 出版社网址 http://www.jswenyi.com 发  行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010-83670231 印  刷 北京市艺辉印刷有限公司 开  本 880×1230毫米 1/32 印  张 6.5 字  数 117千字 版  次 2018年8月第1版 2018年8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78-7-5594-0872-3 定  价 39.80元 前言 筋疲力尽,疲惫不堪? 感觉自己没有一丝力气? 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? 在人生的某些阶段,我们确实可能没有勇气前行,没有力气继续努 力。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:就此停下来还是继续?似乎所 有事情,甚至做一个小小的决定都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精力,而实际上 我们只勉强剩下了躺下等着时间流逝的力气。日积月累,长此以往,我 们深深地厌倦,厌倦一切,尤其是厌倦自己。 索菲回忆说:“当时,我徒劳地跟自己说我得去做点事情——回邮 件,看医生,去药房,甚至是去做医生开的那些化验……可是我就是做不 到。我在客厅里走来走去,然后过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想要做点什么的想 法,借口说明天再做。接着我就去床上躺下来,看之前下载的电视剧了。 我已经没有任何力气,整个人完全垮了。” 内心深处,我们很清楚,这不是任性,不是懒惰,甚至也不是抑 郁……人都不想死。我们只是不知道怎样继续集中精力活下去而已。怎 么活?为什么而活?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,却始终找不到 答案。因此,我们筋疲力尽,活得如同行尸走肉,而没有任何方法来改 善这种情况。这正是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。本书特别为您而作,就是要 告诉您,首先,这种情况是有解决办法的,因此千万不要灰心;其次, 这种情况只是一个阶段,一个复杂的甚至是剧烈的阶段,但它也仅仅是 一个阶段而已,是有始有终的,是会过去的。总有一天,它会变成一段 不愉快的回忆;总有一天,这一页会翻过去,永远地留在过去。这个阶 段过去后,你会重新找到自己的欲望和雄心壮志,重新有早上可以积极 起床的动力,重建精力可以让这一切都充满生机。 毫无疑问:您之前曾经过度利用自身的精力,一根蜡烛两头烧,而 现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安稳下来。并不是说一定要获得超级 英雄式的力量,只是至少在第一时间有能力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需求: 上班,照顾孩子,搭乘公交……当我们筋疲力尽时,这些平时很简单、 很自然的事情就会变得复杂、无法面对甚至难以承受。 艾尔莎回忆说:“我当时经常为小事哭泣,感到深深的疲惫。当有 人让我做点什么事儿时,我首先感到难以承受。最糟的是必须要坐地铁 去上班:漫长的隧道令我感到心烦意乱。而且我越想它,它就越能扰乱 我的精神。最后我决定让自己停下来。” 当然,这种崩溃可能是身体上的也可能是情绪上的,但是在大多数 情况下,它会同时涉及人的不同领域。例如,精神疲惫最终可能会引发 睡眠问题,而睡眠问题又会使生理反应变慢……又如,紧张可以令身体 深深地疲惫,这样最终会令人心力交瘁,不再能完成平时进行的任务, 而且会对此感到沮丧,甚至越来越有压力。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,而 且仅仅有意愿是很难摆脱它的。 女性比男性受到的影响更大 研究显示:女性承认自己比男性更容易筋疲力尽,尤其是在生理期。 这是身体更加脆弱的表现还是因为性格上更爱抱怨?事实上,女性的疲惫 是完全情有可原的,因为它首先和月经的生理周期有关。没有女人可以免 受每月荷尔蒙如此大规模变化的影响,因此女性才可以怀孕生子。另外, 避孕、生活方式和压力都会引发某种身体不适,例如不正常的月经过多, 还有人体矿物质含量不稳定等。也就是说:身体缺铁和镁,而且每个月还 要经历荷尔蒙的变化,女性感觉筋疲力尽是有因可循的。 这种巨大的疲劳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不便,会波及身体和精神层 面,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长期存在,有时会伴随乏力的症状。但是,这种 疲劳也是职业倦怠[1]的典型表现,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职业倦怠是过度 投入工作引发的疲劳症状。由于长期以来这两个概念都很容易被混淆, 所以我们首先对其进行区分。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也被称为CFS,在发达工业国家中,每两百个人中 就有一个患有这种疾病,其临床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以上才能确诊,同 时伴随着深度疲劳和全身不适,导致患者的活动量至少减少50%。患者 会表现出记忆力衰退、不能集中精神、情绪不稳定,甚至是一些类似于 神经官能症的功能性障碍,其中最令人烦恼的症状是睡眠方面的问题: 极度嗜睡,难以入眠(整天都躺在床上却睡不着),失眠以及睡醒之后 感觉比睡之前还疲劳!当然,要确诊患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还要排除其他 可能的潜在疾病:必须要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(临床检查、生物检 查、放射诊断和心理诊断)以排除传染病(艾滋病、肝炎),癌症或自 身免疫性疾病(多发性硬化、多关节炎、红斑狼疮等),代谢疾病(糖 尿病、甲状腺功能紊乱)和精神性疾病(抑郁症、成瘾行为、人格解 体、转化症等)。但是,目前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传染性因素的假设 大行其道,虽然有些专家也指出它和痉挛症(手足搐搦症),甚至与纤 维肌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 另外,患者的某些激素含量略微低于正常值:尤其是生长激素和氢 化可的松。氢化可的松又被称为“压力荷尔蒙”,因为它可以帮助机体 应对身体或心理的紧张期(疾病、考试、竞赛等)。因此,慢性疲劳综 合征也可能是由于机体面对压力感到不适所引起的。事实上,我们还不 清楚这种激素异常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,还是仅仅是其病状之一。 但是,在患者患病之前的三个月,通常都经历过会对情绪造成严重影响 的事件。一般来说,随着时间流逝,症状会逐渐减轻;数年之后疲劳综 合征会消失(平均为五年)。然而某些患者的疲劳综合征会出现波动, 时好时坏。研究者注意到,当疲劳征呈现为间歇性的时候,痊愈往往就 离得不远了。但是,五年是很漫长的。 福田敬二[2]标准 要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,首先要排除其他的精神性疾病,并且患者出 现长期疲劳(六个月或以上持续疲劳),休息也不能令其得到改善,同时 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: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; 咽痛; 颈部或腋窝淋巴结痛; 肌肉酸痛; 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; 严重的新发头痛; 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;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。 如果您感到自己有以上症状,马上去咨询医生,以排除一些心理或病 理原因。 对于医生来说,处理这类问题很复杂,他们可能会给患者开小剂量 的抗抑郁药来解决其情绪问题并改善睡眠质量。最经常使用的是三环类 抗抑郁剂或ISRS类抗抑郁剂(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)。可以用对乙 酰氨基酚、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非类固醇类消炎药(不含可的松)缓解 肌肉酸痛,关节疼痛以及头痛和咽痛。出现长期发热的情况也会开这些 药。 医生也会推荐一些不用服药的治疗措施:在体疗医生[3]的指导下, 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让患者可以重新从事一些体力活动,并保持或重建 患者的肌肉力量。这样,每天做10到30分钟温和的运动,如骑自行车、 步行或是游泳,似乎可以减少疲劳感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。即使 有些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轻微的运动就会感到精疲力竭,重新开始 体育运动对他们也仍然非常重要,因为长时间休息的同时也会强化疲劳 感和虚弱感。 另外,认知行为疗法[4]对于70%左右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来说都 能有效改善其状况。患者至少需要上15节课。一般来说,这些课上所学 的各种各样的放松技巧,能有效影响面对压力和疾病时的行为,从而对 患者有益。 毫无疑问,要治疗这种疾病,从根本上来讲要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(睡眠充足、有规律地进行合适的体育运动、饮食平衡)。例如,建议 最好不要饮用刺激性饮料(咖啡和茶),尤其是在下午,以免对睡眠造 成不良影响;要限制饮用含酒精的饮料,因为它们只能加重疲劳感。参 加娱乐活动和集体休闲活动也对健康生活有益,避免产生孤独感和疲惫 感。这些建议听起来是陈词滥调,但是都很有效,下面我们还会给出很 多别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康复,减缓相关症状。 职业倦怠综合征 当下,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职业倦怠综合征。这种病的患者人数在 不断地增多,患者年轻化,患病周期也越来越短。得这种病之后可能以 悲剧收场,有些患者会自我隔绝社会,另一些甚至可能自杀,因此丧命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职业倦怠有什么特点?它是患者由于职业生活引发 的身心疲劳(慢性疲劳综合征不一定与职业生活有关),当然它也表现 为深度疲劳,同时在工作中感到失去控制,甚至不能完成触手可及的目 标。这种倦怠是逐渐形成的:患者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工作。 一段时间之后,他感到自己为工作付出的精力白费了,但是他还是 会继续努力工作。因为感到灰心丧气,他开始白天服用抗疲劳的药物, 晚上服用安眠药。在工作中他越来越感受不到乐趣,甚至无法继续投入 工作。职业倦怠是职业性社会心理疾病之一:在英语国家这种症状被称 为burn out syndrome,它可能会引发日本所谓的karoshi,也就是过劳 死。为什么会有职业倦怠?1980年,美国的心理治疗师赫伯特·弗罗伊 登贝格尔在一本关于职业疲劳现象的书中第一次用到了这个说法,把职 业倦怠形象地比喻为一场人体内部的火灾:事实上,职业倦怠会令患者 从外表看起来与常人无异,而内心却一片空虚,就像被火灾席卷过的大 楼……尽管职业倦怠看起来都是突然爆发的,但是要注意这都是长期积 累的结果,是数月甚至数年压力的累加,最终令人身心俱疲。 想要摆脱职业倦怠,必须经常向他人寻求帮助,因为这种症状首先 就揭示了患者对自己的忽略。积极治疗会很有帮助。要想痊愈,就得回 归自我,评估自己深刻的向往(尤其是职业方面的)和自己的极限。 自然疗法治疗师托马斯·乌尔说:“这是一个有点生硬的阶段,不 一定要人陪伴,但却要袒露自己,问自己,‘我是不是不可替代不可或 缺的?’”虽然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,但是

pdf文档 怎样管精力 就怎样过一生

教育成长 > 自我管理 > 自我管理 > 文档预览
133 页 0 下载 51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.0分
温馨提示: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,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。
怎样管精力 就怎样过一生 第 1 页 怎样管精力 就怎样过一生 第 2 页 怎样管精力 就怎样过一生 第 3 页 怎样管精力 就怎样过一生 第 4 页 怎样管精力 就怎样过一生 第 5 页
下载文档到电脑,方便使用
还有 128 页可预览,继续阅读
本文档由 user2021-04-11 11:35:10上传分享
给文档打分
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
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?( 答案:多哈 )
评论列表
  • 暂时还没有评论,期待您的金玉良言